郑少秋
香港同济中学三年级毕业
学衔:
荣誉院士
沈殿霞
(结婚—离婚)
官晶华(结婚)
《》
《楚留香》
《》
《大时代》
楚留香
乾隆
丁蟹
郑少秋(英语:Adam Cheng Siu Chau,1947年2月24日),香港男演员、歌手及节目主持,黄可忠,後随继父姓改名郑创世。1967年郑少秋主演首部电影《黑煞星》,1970年加入(TVB),开始主演及发行个人唱片专辑。1971年获《》评选为“十大电视明星”,奠定小生地位,后连续多年入选。
1976年受、王天林赏识主演《》,轰动香港及东南亚;1979年主演《楚留香》,更凭楚留香一角及主题曲风靡台湾;1991年因主演《戏说乾隆》而为中国大陆观众所熟知。1992年於《大时代》中饰演反派「丁蟹」一角,造就此後20年香港股市及经济学界的独特现象“丁蟹效应”(又称“秋官效应”)。郑少秋主唱的歌曲多次入选香港,并於2006年获最高成就奖金针奖。郑少秋在香港影视界地位崇高,知名度遍及两岸三地,除大时代外,代表作包括《书剑恩仇录》、《陆小凤》、《誓要入刀山》、《决战前夕》、《倚天屠龙记》、《楚留香》、《轮流传》、《戏说乾隆》、《笑看风云》、《楚汉骄雄》和 《心战》。
- 与卢慧茹拍拖三年,育有一女郑安仪。
- 前妻沈殿霞,育有女儿郑欣宜为香港女艺人。
- 现任妻子是官晶华,育有二女。
- 其同父异母妹妹黄晴雯,现为台湾太平洋百货董事长,於1990年代曾为中国电视公司新闻主播
郑少秋於1947年出生;其後於香港同济中学就读。直至16岁时,郑少秋先後报考、、的演员训练班。而在同文影业公司时,遇上导师良鸣。良鸣使用着名的戏剧理论家(Konstantin Stanislavsky)的心理体系教导学生,方法是由心理完全吸收,再由潜意识发挥出来,郑少秋十分接受这种生活化的表演方式,视良鸣为他的启蒙老师。
在同文毕业後,郑少秋与几个同学继续跟良鸣老师学习,其间「」於荔园第七剧场演出(还有童年时期的梅爱芳、梅艳芳),良鸣和郑少秋一同加入话剧团,良鸣任,郑少秋则是副导演、场记,并兼饰剧中闲角,话剧团三个月便结束了,郑少秋再重考南国训练班第五期。当时适逢全港话剧比赛,郑少秋代表尖沙咀区参赛,演出《手足情深》,结果得到「最佳男主角」。在庆功宴上,获的老板赏识邀约试镜,认为郑少秋确实可造之材,进而签约,由此开始了明星生涯,当时的郑少秋不到20岁。
1966年,加入坚成後,先演一些闲角,第一部担任男主角的是《》,与当时红极一时的陈宝珠合作。过了三年,国语片蓬勃,粤语片渐式微,因郑少秋签的是粤语片合约,不能拍国语片。及後得到邻居魏平澳介绍至歌厅唱歌。
郑少秋在歌厅驻唱期间,认识了杜平、、等,被邀请上陈齐颂主持的音乐节目《》唱歌,其後获《欢乐今宵》监制蔡和平赏识,1970年正式签约,参与《欢乐今宵》演出,除了唱歌、趣剧,现场卖广告,更模仿不少中外名人。
1971年为郑少秋推出了首张个人大碟《》反应很好,并主演了他的第一部电视剧《》。同年也获得的「」。《》观众评选为“十大电视明星”。
1973年在《烟雨蒙蒙》中,郑少秋首度担任男主角及主唱主题曲,亦是无綫电视台第一首电视剧主题曲。
1974年,参与TVB三年粤剧巨制《民间传奇》,担任多个单元故事的男主角,如《三司会审玉堂春》《洛神》《紫钗记》《宋景诗》《宝莲灯》《三笑》《拉郎配》《江山美人》等。
1976年无綫电视第一部怀旧武侠剧《书剑恩仇录》,动用全台精英参演,监制王天林用郑少秋一人分饰陈家洛、乾隆以及福康安三角。郑少秋初担大旗,此剧使他声名大噪,更奠定了观众心目中英俊潇洒的古装侠士典范。不单在香港,当新加坡、播映时,亦空前轰动,收视率非常之高。是郑少秋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捩点。
1976年,为他推出个人大碟《》,在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中停留了半年之久,其间有过二个月高踞县冠军的纪录。
1978年的《倚天屠龙记》为郑少秋带来另一个高峰,剧集播出反应轰动。
1979年《欢乐今宵》举办「影视歌星模仿大赛」,郑少秋在总决赛模仿日本着名视觉系红歌星泽田研二的《》。一袭雪白海军军服,军帽歪戴遮单眼,以女性化妆手法,搽脂荡粉,涂上口红和指甲油,手执香烟,一摇一摆,载歌载舞唱出粤语版本《》,自此「扮嘢秋」之名更盛。
郑少秋再闯大银幕,与签下两年三部片的合约,第一部《名剑》,开镜不久,无綫电视台为了对抗当时(亚洲电视台前身)所播出的剧集,紧急召回郑少秋,开拍《楚留香》应战。 其後更因《楚留香》24小时日夜不停赶戏,甚至有连续七日七夜未眠的纪录,体力过份透支的郑少秋终於病倒,患了肝病,停工养病3个月後,虽尚未康复,但《名剑》已不能再拖,故仍返回嘉禾片厂继续将前後延宕共计两年的《名剑》煞科。1980年5月返无綫复工,开拍单元剧《》。
1979年12月14日东华三院筹款晚会上,郑少秋公开献唱粤曲《》。其後「」来港演出,始与原唱者陈笑风首度碰面,经过各方面的协助,1980年6月20日正式拜师,成为陈笑风第一位真传弟子。
1982年5月在无綫电视拍完《双面人》後,先後拍了师傅刘家良导演的电影《》、《》,及导演的电影《新蜀山剑侠》。同年,台湾播出港剧《楚留香》,高达70%的收视率,不仅创下史上罕见的纪录,也掀起台湾的港剧风潮。 也因为《楚留香》在台湾造成的震撼顶级娱乐网址 ,台湾片商便纷纷邀请郑少秋拍戏。为了开拓新的市场,郑少秋只好暂别香港,远赴台湾拍摄《》、《》、《》。
1983年的《新蜀山剑侠》,是改编自还珠楼主的名着,故事叙述五胡乱华时期,郑少秋饰演的大侠,原隐居深山,为解救天下苍生而入世,却於救人过程中不幸遭血魔附身。参演尚有林青霞、元彪、等人。本片除卡司阵容坚强,幕後引进了荷里活的特技专家,展现出华人电影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及武侠意境。
1984年8月,郑少秋在红磡香港体育馆举行3场的「」,此为郑少秋第一次大型个人演唱会,为配合演唱会同时推出了新专辑《》。
1985年,秋官跳槽亚洲电视,参演电视剧《》的演出。
1987年回到无綫拍摄电视剧《》,以往较少拍时装剧的郑少秋,在本剧中从年少演至中年,因遭嫁祸一宗灭门血案误入牢狱14年,重踏社会却被当年凶嫌为保住社会地位而运用卑劣手段百般打击,使他忍无可忍,决心与恶势力缠斗到底的故事。在无綫电视播出创下了高收视率。在海外录影带市场亦获选为1988年最受欢迎十大无綫港剧之一。
1989年,郑少秋再度跳槽亚洲电视,主演由招振强监制的民初剧《上海风云》,剧情由无锡富少因家变而流落,从苦力转变为帮派老大的历程,从青年、壮年、演到老年。且为剧情需要,一度反串京剧花旦、跳下水温极低的黄浦江,及从七层楼高处往下坠。郑少秋在亚视期间,也拍了二部时装剧《》、《代代平安》。
1990年,郑少秋与米雪合作演出大型浪漫古装音乐《》,故事改编自知名法国剧作家於1897年的舞台剧《大鼻子情圣》(Cyrano de Bergerac),以唐朝为背景。郑少秋饰演文武双全的薛衡芦由於外表缺陷,不敢向表妹贺若珊表达爱意,惟藉着帮有貌无才的同袍战友纪时春写情书的机会抒发爱慕之情。1990年6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公演8场,同年11月再加演10场,开创以明星为号召的音乐舞台剧在香港盛行。
《刺客列传》剧中,郑少秋分别饰演、聂政、豫让、四位历史人物。角色个性、扮相,甚至幕後配音均与以往迥然不同。导演鞠觉亮运用镜头的效果衬托力道的美,带来历史武侠剧的新风貌。
1991年,台湾制作、赴中国大陆拍摄的连续剧《戏说乾隆》。成功打开中国市场,在台湾收视也很高。有见及此,1993年飞腾电影公司开拍续集,名称同样是《戏说乾隆》,在台视播出。
1992年,《大时代》中郑少秋一改以往大侠的形象,首次饰演反派股市狂人「丁蟹」。《大时代》首播时,适逢香港股市大跌;更巧合的是,之後每逢有郑少秋的电视剧播出时,香港股市都会大幅下泻,因而出现了「丁蟹效应」(又称「秋官效应」)
1994年,郑少秋受邀请赴台湾拍摄连续剧《香帅传奇》;并主唱该剧主题曲《》,郑少秋更趁势推出同名国语专辑唱片。
同年年尾,郑少秋返港拍摄《笑看风云》(其女儿是同剧演员郭蔼明(同时主演)同剧演员刘青云经周慧敏协助交往),饰演一个宅心仁厚、举足轻重的红色资本家。该剧以及同名主题曲令观众留下深刻印象,成为郑少秋广为人知之代表作品之一。挟本剧之余威,1996年3月郑少秋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4场「」。
玖鼎貴賓會
1999年,郑少秋推出单曲《》,当中一句「牛肉加葱花,要乌冬吗」至今仍广泛流传,深受网民热爱。
2001年8月至10月,郑少秋在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演出《》音乐剧,此剧改编自《》中狐仙鬼怪故事,郑少秋饰演避世求学问道不远千里的书生白如云,除了诠释师生情、同窗爱、兄弟结义,更不经意牵出一段人狐相恋的际遇,莞尔中带有深意。原本计划演出60场;但因演出完第59场後发生了小火,把部份道具烧毁,最後一场被迫取消。
2004年《楚汉骄雄》,郑少秋一反以往风度翩翩,武功高强的大侠形象,饰演市井无赖、贪生怕死的流氓皇帝。除了香港无綫电视播出外,2005年在台湾播出时顶级娱乐官网,也创下港剧刚播毕短时间即刻又重播之纪录。TVBS、均先後重播,2010年卫视电影台再度播出。
2006年4月,郑少秋主持无綫电视资讯节目《故宫》,收视打破晚上11点时段的最高纪录;有见及此,2007年无綫再邀请郑少秋主持另一资讯节目《谜》,与王贻兴、吕慧仪主持。2009年,《谜》开拍第二辑,郑少秋与罗兰、吕慧仪主持。
2006年7月《天之骄子》,郑少秋再度挑战古装大型歌舞音乐剧,本出舞台剧带有浓厚粤曲风格,难度更高。故事取材自清代才女陈端生经典小说《再生缘》。郑少秋饰演将军皇甫少华,与扮演孟丽君的粤剧名角陈宝珠搭档情侣,分别在香港演艺学院及沙田大会堂共演岀50场。
2006年12月21日,郑少秋获「第二十九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」颁发最高荣誉大奖「金针奖」。
2007年,以纪念题材电视剧《荣归》,是郑少秋首部在中国内地的时装剧。本片郑少秋饰演香港地产业集团总裁,其与在北京担任烤鸭厨师的胞兄之间,经过50年的离散後重聚,迥异的成长背景产生的鸿沟,在历经事业、家庭、疾病等重重危机後再度心灵融合的过程;以此反映出香港与内地在时代转折下,生活、价值观,国家意识等等心态的差异及变化。郑少秋首次以普通话原声演出。
2010年《》,郑少秋饰演家喻户晓济世救人的医神「保生大帝」。为台湾开放两岸影视合作政策後,首次是由台湾无线电视台投资拍摄的,主题曲《》亦由郑少秋主唱。5月10日中国内地中央电视台首播时,在北京及台湾大龙峒保安宫均举办宣传记者会,两岸官商云集,亦为另一创举。
2011年,郑少秋重返大萤幕,接拍电影《忠烈杨家将》,饰演杨家将的领袖人物杨令公。睽违17年未拍电影,此次被阐扬忠孝仁义的情节所打动,因而决定参演。在本片以金刀无敌大总管的英雄姿态出现,不论造型、武打,亲情或爱国情操的展现手法,有别於以往任何角色。
2012年2月16日,「国际唱片业协会(香港会)」成立45周年,因而於「香港唱片销量大奖2011」增设『』,颁发奖座给郑少秋及汪明荃。表扬他们过去几十年,凭着个人的努力不懈及坚持,为香港乐坛及广大乐迷留下无数经典绕梁金大众娱乐曲。
同年6月,他於金牌监制戚其义的电视剧《》中饰演戏剧大师靳兆楠与陈豪对立的角色,其演技再次肯定。